英才首页 > 职业培训
三个面试小技巧,轻松拿下教师资格证结构化面试!


教师资格面试每年都是规范化的流程进行:5分钟结构化、10分钟试讲、5分钟答辩。流程的规范化的本质是要求上的提高,这也就意味着我们广大考生应以积极而又客观的态度去对待即将来临的面试。在这里主要介绍三步面试小技巧,希望能够帮助到广大考生去更好的迎对教资结构化答题,顺利拿下面试第一关!


1、第一步,要学会准确快速的进行题目定位。


要想准确定位,首先得了解教资结构化常考的几大类型及其作答思路。统考后,结构化虽然题目庞多,种类也多,涉及到的内容也更复杂,但一般常见的都是测查考生对一些教育现象、教学实践以及人际处理等相关问题,主要考察考生“怎么看”、“怎么办”的问题,所以听考官读题的时间里,不仅要反应迅速敏捷,而且还需要准确把握题干,进行题目定位。


2、第二步,针对相应类型的题目按之前训练时的作答思路思考下去,并在每一步想好答题要点,这是结构化答题最关键的地方。 


对于这一步,一般考生感到比较棘手的就是无法记住太多的作答思路,容易弄混淆,那么在这里我给大家支个小技巧。如果遇到考官问你“怎么看”、“怎么办”的问题,你上来第一段话就表明自己的看法比如价值判断、是合理的还是不合理的、是对的还是错的,或者说你将要本着怎样的原则去处理问题或是你想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和效果等,给予一个大层次上的说明;接着第二段话就要分点细细分析,可以分析其中的原因、影响、也可以分析当前的主要矛盾、次要矛盾,抑或是提供相应的论据支撑你第一段所提出的观点等等,要有一个分析的过程,确保分析简明扼要,条理清晰,逻辑性要强。第三段话就是谈谈自己所能提供的解决措施方案了,即使是问你“怎么看”,你也要在第三段答怎么做,这样才能表明你不仅具备分析问题的能力,还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例举措施的时候不要使用过多的“然后”之类的词,尽量要用“第一、第二”或者“首先、其次、再次、最后”之类的措辞,这样在措施方面才能讲的清楚,考官才能听得清晰。


3、第三步,在作答思路理清晰的情况下,每一段话的答题要点也找到了之后,那么万事俱备,就差用完整的话将这些要点串起来传送给考官了。


在结构化答题中,用语尽量规范化,书面化,所以考生在平时训练的时候就应该注意用词,可以多读一些以往真题的答案,既能积累一定的答题素材,也能锻炼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只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多分析,多积累,多表达,就能轻松拿下结构化!


【结构化试题一】


作为教师而言,哪些事情是一定要做好的?


【参考答案】


无论教师做哪些事情,都要紧密围绕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行业准则展开。其中爱国守法、爱岗敬业是对教师最基本的要求,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是教师恒远的话题,也是一定要做且一定要做好的事。


第一,关爱学生。它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灵魂。只有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才能培养出具备良好品德、健全人格,具有创新精神、全面、主动、健康发展的学生。


第二,教书育人。它是教师的天职。教师应更多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式方法、教给学生主动学习的方式方法,真正开发学生的多元智力;并且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实现,让学生们潜移默化地领悟人生的真谛。


第三,为人师表。它是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教师应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洁的仪表影响人,以和蔼的态度对待人,以丰富的学识引导人,以博大的胸怀爱护人。


第四,终身学习。它是教师职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学无止境,教无定法”,在如今“知识爆炸”的时代,教师要不断学习、与时俱进、自觉更新教育观念、完善知识结构、潜心钻研教育教学业务,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才能适应时代变迁带来的挑战。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书育人的实效,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


【结构化试题二】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参考答案】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意思是说,对于学习知识而言,知道怎么去学的人比不上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及以此为乐的人。孔子的这句话,说明了学习的三种境界——“知”“好”“乐”,更强调了兴趣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一旦对某件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地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这个过程中获得愉快的体验。因此,古今中外的教育学家无不重视兴趣在智力开发中的重要作用。这就对教师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根据学生的个性化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其将这种兴趣内化为不断开拓进取的驱动力,最大化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要想达到这一目标,我认为,可以从“培养”和“强化”两个方面着手。前者,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合理地设计课程,从学生接受的角度出发,适时引导,巧妙设问,以此来调动学生参与探索的积极性,从而激发其潜在的学习兴趣;后者则是在学生已有兴趣的基础上,通过鼓励、拔高等方式,不断强化学生对自己的心理认同感,避免出现“三分钟热度”的情况。这样,学生就可以带着浓厚的兴趣参与学习活动,并收获较好的学习效果。


在线咨询